有些人反對起誓,例如改教時期的重洗派,他們連正當的起誓也不贊同,毫無例外地定罪所有的起誓。他們認為基督禁止人起誓:「我告訴你們,甚麼誓都不可起;你們的話,是就說是,不是就說不是;若再多說,就是出於那惡者」(太5:34,37;雅5:12)。
按照他們如此輕率的解釋,等於是把基督立於與天父敵對的地位,好像他降世是要廢除天父的旨意。因為在律法之下,永恆的神不僅准許人起誓,視起誓為合法的,甚至吩咐人在必要時起誓(出22:11)。基督宣稱「他與父原為一」(約10:30),他行事無非是照「從父所受的命令」,「他的教訓不是出於他自己的」 (約10:18;7:16)。這是怎麼說呢? 他們這樣解釋,等於是說神現在禁止他先前所吩咐人遵行的命令,豈不是說神自相矛盾嗎?
基督所說的話是有些難解,所以我們必須仔細查考上下文,以免望文生義。我們必須注意基督說此話的用意,以及他所針對的問題,不然就無法明白真相。他的目的不是要放鬆或縮緊律法,乃是要恢復律法的真義,因為律法被文士和法利賽人誤用曲解。若我們明白這點,就不會以為基督禁止一切的起誓;他所禁止的是那些違背律法準則的起誓。當時的人們只圖避免作偽證,但律法所禁止的不只是偽證,凡一切虛浮多餘的誓言都禁止。最能確實解釋律法的是主基督,他警告他們:不僅作偽證是邪惡的,所有心口不一的起誓也是邪惡的(太5:34)。為何「起誓」是邪惡的? 毫無疑問的他是指:妄稱神的名之起誓,他並未禁止律法所認可的起誓。
親愛的天父,祢說:「你們又聽見有話對古人說:『不可違背誓言,必須向耶和華履行你的誓願。』」。又繼續說:「我倒告訴你們,根本不要起誓。不可指着天起誓,因為那是上帝的寶座;不可指着地起誓,因為那是他的腳凳;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,因為那是大君王的城;也不可指着自己的頭起誓,因為你不能叫一根頭髮變白變黑。」。當耶穌說「根本不要起誓」時,祢指的是變了質的起誓和誤用起誓。耶穌勸人不要隨便發誓之後進一步說:「你們的話,是就該說『是』,不是就該說『不是』;此外再說甚麼多餘的話,就是出於那惡者。」為了增添說話的可靠性,人喜歡經常發誓,這其實反映了人經常說謊與欺騙别人。可是,耶穌卻表明,在日常生活中一句簡單的話,甚至只是説「是」或「不是」,無需鄭重地起誓,都應當完全是真誠可靠。如果人覺得他要「起誓」,必須「再說甚麼多餘的話」,反而顯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信任。他們顯出了「謊話之父」惡者魔鬼撒但的精神。毫無疑問的祢是指:妄稱祢的名之起誓,祢並未禁止律法所認可的起誓。如此禱告是奉耶穌基督名求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