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位作為我們中保的,必須具有真實神性和真實人性,這對我們而言是至為重要的。中保的必須,是來自天上的旨意,為要拯救我們。我們慈悲的天父所預定的旨意,是為了使我們得著最大益處。
我們的罪孽如同密雲使我們與神隔離,也使我們與天國完全隔絕(賽59:2),所以沒有任何人(除非他是無罪的),能擔任使神與人和好的中保。誰能到神那裡呢?亞當的後裔中有誰能呢?沒有一人!因為所有亞當子孫,就如他們的始祖,見到神就恐懼戰兢(創3:8)。天使中有誰能呢?沒有一位,因為他們也需要一位元首,引導他們與神親近,與他連結事奉他(弗1:22;西2:10)。
怎麼辦呢?既然我們無能為力上達於神,除非至尊至聖的神屈尊降臨尋找我們,否則人的光景必是徹底絕望的。所以,神的兒子必須為我們成為「以馬內利,就是神與我們同在」(賽7:14;太1:23);如此,他的神性和我們的人性,就得以互相聯合。任何其他方式的親近,其他方式的聯合,都不足達到我們所期盼的「神與人同住」。
我們的不潔和神的完美聖潔之間的鴻溝,是如此巨大。即使人未受任何的罪污,人的狀態仍是卑微的,若無中保就無法達到神那裏。何況人已敗壞墮落至死亡和地獄的咒詛下,已被眾多的罪玷污,被自己的敗壞污穢,并被一切的咒詛所窒息?因此,當保羅在敘述中保時,清楚提醒我們他是「人」:「因為只有一位神,在神和人中間,只有一位中保,乃是降世為人的耶穌」(提前2:5)。他在此本可說他是「神」;他至少可以省略「人」此字,就如他未提「神」的稱號一樣。然而,因那藉他口說話的聖靈知道我們的軟弱,就在這裡使用最恰當的表達,來補救我們的軟弱:他親切地描述「神的兒子」降世為「人」成為我們當中的一份子。
所以,為了避免使人感到困擾,不知在何處尋找中保、我們必須藉何道路才能到他那裡,所以聖靈稱他為「人」,如此教導我們:他離我們不遠,住在我們中間,因為他道成了肉身(約1:14)。此真理在另一處經文中有更詳細的解釋:「因我們的大祭司并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。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,與我們一樣,只是他沒有犯罪」(來4:15)。
親愛的天父,基督擔任我們中保,就必須同時是真神和真人。因人救恩的需要而為神所預旨的。我們由於罪惡的緣故和神完全隔絕,也和天國完全隔絕,所以沒有人可以擔任中保的職分。任何一位亞當的後裔都不能擔任,因為他們都如他們的始祖亞當一樣害怕見到神。天使也不能,因為他們也需要藉一位元首説明他們專靠神。既然人無力專靠神,因此除非神屈就我們,否則人的光景就是完全的絕望。所以,神的兒子為我們成為“以馬內利”是必須的。這樣,祂的神性和人性就得以互相聯合。而人無論如何親近神,人的親近和與神的聯合都不足以令神喜悅與人同住,因為人的不潔和神的聖潔之間的距離是無限的。人已經墮落到死亡和地獄的詛咒之下,已被眾多的罪玷污、被自己的敗壞污穢,並被一切的詛咒吞沒,這樣的人怎能和神聯合呢?所以保羅提醒我們:“因為只有一位神,在神和人中間,只有一位中保,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。”可見,唯有同時是真神和同時是真人的那一位基督,才能做神和人之間的橋樑。我們那因違背神成為失喪者的人,必須以順服滿足神的公義,並為罪付出代價。所以,我們的主降世為人取得亞當的人性和名號,是為了代替亞當順服天父,唯有真神和真人才能代替我們遵守誡命,為了要交出我們的肉體作為滿足神公義審判的代價,並以同樣的肉體承擔我們當受的刑罰。若基督只是神就無法嘗死味,或若他只是人也無法克服死亡,所以,基督必須擁有雙重本性,為了救贖我們,祂以人性的軟弱受死,並且以神性與死亡作戰,至終為我們得勝。謝謝主聆聽我的禱告,奉祢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