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約信徒預見那些惡人,雖享受黃粱一夢的快樂,卻將遭受永遠的滅亡。因此,聖經說:「義人的記念被稱讚; 惡人的名字必朽爛」(箴10:7)。「在耶和華眼中,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」(詩116:15);「惡人之死是可憎惡的」(詩34:21)。「耶和華必保護聖民的腳步,使惡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動」(撒上2:9)。
這上述列舉的許多經文,都顯示:古時信徒清楚知道,聖徒雖然受盡苦難,但結局是永生和救恩,而惡人的路在今世是享樂,卻藉此漸漸滑入死亡的漩渦。所以惡人之死被稱為「未受割禮之人的毀滅」(結28:10; 31:18; 32:19-21等),意指他們被剪除,與復活的盼望無分。因此,大衛想不出比這更可怕的咒詛:「願他們從生命冊上被塗抹,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」(詩69:28)。
比這些經文所描述的更為顯著的,是約伯所說:「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,末了必站立在地上......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」(伯19:25–26)。那些想要炫耀自己聰明之人吹毛求疵,反對這是指最後的復活,而說這是約伯盼望神恩待他的第一日。我們相信約伯指望神恩待他,然而我們也要迫使反對者承認: 若約伯的指望只在這地上,則他不可能有此崇高的盼望。因此,我們必須承認:他注目仰望的是來世的永生,因他確知他的救贖主必與他同在,即使他躺臥在墳墓裡。的確,就那些只思念今生的人而論,死就是他們最終的絕望,然而死亡卻不能剪除約伯的盼望。他表明即使經歷死亡,也必信靠全能者的拯救(伯13:15-16)。
親愛的天父,古時信徒清楚知道,聖徒雖然受盡苦難,但結局是永生和救恩,而惡人的路在今世是享樂,卻藉此漸漸滑入死亡的漩渦。大衛咒詛:「願他們從生命冊上被塗抹,不得記錄在義人之中」。意指惡人他們必]被剪除,與復活的盼望無分。約伯說:「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,末了必站立在地上......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」。表示我知道我的救贖者活著、末了必站立在地上、肉體之外。約伯是一位信心的英雄,是無罪的義人卻受到極大的苦難,縱然神沒有向他自身的苦難作任何明確而對應的解釋,神只對他顯示其創造的大能,但約伯就「厭惡自己,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。」。後來神再一次祝福約伯,可見神接納其悔改。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假定約伯從不失去信心,一位屬靈人也有其軟弱的時候。我們必須承認:約伯注目仰望的是來世的永生,因約伯確知他的救贖主必與他同在,即使他躺臥在墳墓裡。謝謝主聆聽我的禱告,奉祢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